掩映在崇山峻岭中的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是当地一道美丽的风景。 (资料图片 江西洪屏抽水蓄能有限公司 提供)
本报讯 曾卓、丁锐报道:洪屏抽水蓄能电站坐落在靖安县三爪仑乡和宝峰镇境内的崇山峻岭之间。它是人工力量和大自然力量完美结合的产物,与三爪仑国家森林公园和谐地融为一体,成为当地一道美丽风景。
电力生产一般是随发随用,不能储存,往往用电高峰时不够用,低谷时又用不完。抽水蓄能电站就是利用电力负荷低谷时的电能抽水至上水库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高峰时再放水至下水库发电的水电站,具有电力蓄能、负荷调节、电网事故备用等多种功能。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是我省第一座大型抽水蓄能电站,被称为天然的电力“国家粮库”,规划装机容量2400MW。电站由上水库、下水库、输水发电系统等组成。上水库利用天然高山盆地修建,盆底高程700米左右,地势平坦开阔,盆地四周环山,是个天生的“金盆”;下水库利用天然河道修建,是条水源补给充沛的“长银带”。
2016年12月,洪屏电站全部机组投产发电,截至今年10月底,已累计发电启动2483次,抽水启动1503次,紧急服务电网204次,启动成功率达99.72%,为保障我省电网平稳运行立下汗马功劳,特别是在保障特高压电网和区域电网安全运行,实现能源综合利用、资源有效调配等方面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电站自2010年6月开工建设,至2016年12月7日试运行,上千名建设者在深山度过六载春秋,实现了2513天安全建设零事故。
安全风险是抽水蓄能电站建设面临的普遍难题。施工期间,洪屏电站仅四级安全风险作业便达42项之多。面对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洪屏电站建设者通过健全安全组织体系、完善安全制度、落实安全责任、夯实安全基础等手段进行全方位管控,为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为开发出科学的安全管控手段,洪屏电站建设指挥部组织专人到省内外调研,并邀请多名专家到电站,结合抽蓄行业安全特点进行专题研讨,最终开发出人员定位管理系统、视频监控与应急广播通讯系统、地质预警系统、洞室风量监测与强制通风系统、防坠保护系统、安全监测应急指挥中心“五系统、一中心”,并将其应用在工程建设中,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安全施工难题。
2011年11月,下水库右坝肩开挖,40多米的高度落差与陡坡让施工队伍无路可走,只能绕到山的另一侧想办法。前方人工清道开路,后方挖掘机跟随而上,用了整整3天施工队伍才到达施工地点。
2012年7月,引水竖井开挖,最大高差295.1米,井上只要有一颗小石子掉落,井下人员就可能有灭顶之灾。
“想到施工安全,常常半夜惊醒。”回想起施工期间的点滴,江西洪屏抽水蓄能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幼胜感慨万千:“每天不到工地上看看,我是睡不着的。”
在电站建设的2513个日夜里,这样的挑战一个接一个。面对挑战,洪屏电站全体建设者始终坚定信心,坚持“过程成优、一次成优、零缺陷”的工程创优思路,严格工程质量和达标创优过程控制,确保施工质量和进度。
“我们打造的‘五系统、一中心’安全管控系统,是近年来工程安全管理手段的创新,其涵盖了工程建设中的地质预警、地下洞室作业主要危险点(源)监视等,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安全管控能力。”李幼胜说。
在此基础上,洪屏电站建设还推行联合办公机制,强化各级管理人员安全质量管理意识,对工程中重点环节及危险性较高的作业采取双人模式,形成互补和双保险。
2016年7月、8月、10月和12月,洪屏电站4台机组陆续投入试运行,试运行期间,发电抽水启停成功率均为100%,让业内侧目。
“洪屏电站对输供电系统具有调峰、填谷、调频、调相、事故备用、黑启动等功能,自投产以来,圆满完成了上级下达的各项任务,充分发挥出‘稳压器’‘蓄电池’‘调节器’的作用,为全省电网提供‘备用电源’‘应急电源’。”李幼胜自豪地说。
“抽水蓄能电站有个特殊功能——黑启动,即在整个电网系统因故障全部停电,处于全‘黑’状态时,抽水蓄能电站可不依赖别的电源自行启动,并带动无启动能力的发电机组,逐渐扩大系统恢复范围,最终实现整个电网系统的恢复。因此,我们把抽水蓄能电站形象地比做点亮电网的最后一根‘火柴’。”洪屏电站运检部主任熊涛说。
虽然“黑启动”使用的机率很小,但是在电力供应的庞大网络中,一些小故障的出现是避免不了的,在这种情况下,抽水蓄能电站的强大保电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今年11月5日中午,洪屏电站接到上级下达的紧急任务,由于位于湖北省的一个500千伏变电站出现故障,江西、湖北两省间的输供电网络受到很大影响,两省多地的电力供应随时可能中断,要求洪屏电站立即发电补缺。警情就是命令。洪屏电站四台发电机组除一台正在检修外,其余三台立即投入运行发电,短短数小时内就发出90万千瓦时的电能,有效保障了两省多地的电力供应。
洪屏抽水蓄能电站为我市乃至全省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促进民生改善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