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周雪非、谢志鹏报道:今年以来,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为民服务理念,紧扣“忠诚型、创新型、担当型、服务型、过硬型”“五型城管”建设,尽职履责、多措并举,扎实推进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取得阶段性成效,也获得了市民的肯定。
环境整治扎实开展
为营造干净整洁的城市环境,该局以推进执法体制改革为契机,将执法力量充实到基层一线,加大了日常长效管理力度,并围绕国家卫生城复审迎检和国家文明城市创建重点任务,大力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环保督察问题整治、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绿化行动、主要交通干线环境“五大整治行动”和“治脏治堵治乱百日攻坚,净化序化美化喜迎国庆”等整治行动,进一步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宜春形象,增强市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
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拆除违章建筑6188处、面积42.08万㎡,清理卫生死角近72000处、垃圾杂物约计146.56万吨,整治大型户外广告2088块,整治违规摊点9.34万个,清理垃圾小广告9.63万处,修缮道路64.16万㎡,维修路灯10295盏,整治背街小巷2021条,新建或扩建停车场365个,改造房屋立面706.7万㎡,绿化裸露土地355.3万平方米。其中,中心城区整治流动摊点和占道经营3.54万处,整治露天烧烤近1000起,整治车辆乱停放1.69万起,冲洗清扫道路约780万平方米。
垃圾分类示范推广
宜春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试点城市之一,围绕“全省速度最快、效果最好、影响最大”和“让试点城市转化为示范城市”的工作目标,由该局牵头,按照“先试点、后推广,先机关、后基层,先干部、后群众”的思路,通过强化顶层设计,遵循为民便民原则,采取“编制一套分类标准、建立一套长效管理机制、突出一个低碳主题宣传、出台一套学校教育方案、组建一支专业管理队伍、开展一系列骨干培训、打造一批示范推广区域、建设一套完整处理终端、健全一项严格考核制度和制定一部垃圾分类法规”“十个一”的方法,通过广泛发动、上下联动、示范带动、考核推动、全民行动,垃圾分类工作推进迅速、行动有力。
目前,中心城区已实现63.18%的覆盖面,惠及13个街道(乡镇)、94个社区(村)、354个居民小区、13.82万户居民、35个学校、228个公共机构、38.73万人口,基本形成了以法治为基础、政府推动、全民参与、城乡统筹、因地制宜的工作格局。今年年底中心城区将全面覆盖,各县市将全面推广。
生态治理常抓不懈
该局全力抓好生态环保治理,先后牵头组织开展了黑臭水体治理、“车油路”专项整治、扬尘整治、露天烧烤整治、裸露土地治理和饮用水源保护区整治等一系列整治行动,多次组织对中心城区主次干道、人行道、公园广场、民居小区、公用设施等进行全方位清洗;大力推进“以克论净”深度保洁,认真落实“一吸二冲三洗四收五扫”的五步法作业,城市环境卫生整洁度得到了提升;落实了中心城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内的沙背桥、青沥江桥、机场B线桥、昌黎大桥、袁河机场大桥五座桥梁的标识牌、防撞栏杆、导流槽及应急池等设施的建设;完成了“2018中心城排水管网改造、一体化泵站及小型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维护、地下排水管网信息管理平台维护”3个项目建设,当年年底污水处理排名全省第一;出台《宜春市中心城区城市黑臭水体治理三年攻坚战实施方案》,进一步巩固樟树广场、松江园黑臭水体治理成果,对两处湖面实施了水生植物种植工程,提高水体的自净能力,根据市环保局检测结果,两处水体水质优良,均无反弹迹象。
今年以来,共治理扬尘污染5007起、水污染435起;关停54家石材加工店,“退城进园”52家;取缔夜宵摊点350余处;联合交警、运管等部门查处违法违规运输渣土车辆363起,淘汰不达标老旧运输车辆168辆,推广使用新型智能环保车辆368辆,对渣土运输企业实行绿、黄、红牌考核,罚款129万余元。
民生项目稳步推进
为切实服务民生,在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三年行动总体方案的基础上,该局进一步细化了“治脏”“治乱”“创新治理”“精细化管理”“背街小巷改造”“停车设施规划建设管理”六项行动子方案。目前,该局已组建专班全面启动三年提升行动,牵头36个项目,总投资额共计12.4亿元,已按计划开工了19个项目。其中,实施“两池一站”产能提升工程,调节提升供水产能约1.2万吨/日;简易停车场建设项目(城市闲置空地利用)提前完成14处临时停车场建设,新增临时停车位2600个;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已累计完成投资约14927万元,综合楼及烟囱结构已封顶,完成总工程量的80%,即将点火试运行;滩下水厂、文笔峰水厂、袁河水厂取水口上移项目已开工建设;特别在国庆节前后,中心城区共清洗、维修老旧路灯119盏,确保了亮灯率达到95%;使用具有抗变强度大、不开裂、耐磨、施工简便等特点的新型透水混凝土(简称UHPC)材料,铺设改造破损人行道和窨井盖,确保市民出行安全和通畅。目前,已完成了高士路银泰广场、明月北路、天宝路、袁山中路等10处路段人行道改造及修补工程;已在中山路、秀江路、宜春南路等14条路段更换新型井盖758个,车辆通行平坦、基本无噪音。
通过强整治、促项目、重宣传,宜春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在维护城市市容环境秩序、提升城市功能与品质上,坚持了以人为本,强化了真抓实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大多数市民的认可。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