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中国江西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志翔摄影报道:11月29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管委会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明月山经济社会发展历史及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发布会期间,明月山辖区“老温汤人”和“新温汤人”2名群众代表分享了明月山发展变化感言。
明月山
久在深闺少人识 吃水不忘挖井人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宜春旅游资源丰富,首推城南明月山。宜春明月山流传着嫦娥奔月的动人传说,拥有世界罕见的富硒温泉,传承着1000多年的禅宗法脉,以及状元文化、皇后文化、农耕文化、珍稀动植物等众多旅游资源,千百年来却藏在深闺人未识。
吃水不忘挖井人。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能成为目前宜春唯一的国家级5A景区、城市招牌,既仰赖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更是几代前人辛勤耕耘的结晶。
据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党工委书记宋晓文介绍,1987年3月初,原宜春地区宜春市城建局组织乡镇规划专业调查队伍,历经艰险,多次对明月山旅游和温泉资源进行实地调查,形成《江西省宜春市明月山旅游温泉资源调查报告》,从矿泉疗养资源、明月山旅游避暑资源、风景评价及开发设想三个方面,提出开发明月山的初步设想,1999年12月19日,首次印制宣传明月山风光的折叠式彩色图册及景区门票,搭建门楼开始正式接游,2000年,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管理局正式成立,负责景区开发建设,2006年7月,高端温泉度假品牌天沐温泉落成营业,缔造了“黄山归来不看松,宜春归来不泡泉”的市场口碑;2007年,明月山打响旅游升温战,同年11月27日,创评国家4A级景区成功,一条浪漫爱情之旅让“爱我,就带我去明月山”名声鹊起,2009年成立管委会。自此,明月山走过了艰难的20年。这20年,是各级领导为挖掘、开发明月山景区旅游资源,群策群力,呕心沥血的20年,是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走出深闺面世的20年,是明月山旅游服务不断规范的20年,是明月山行政机构从无到有的20年。
2019年8月,明月山首届飘雪节。来自湖南岳阳的游客易女士在歌曲的伴奏下,与十几名同伴欢快起舞。“我们近几年都来明月山,今年明月山面貌焕然一新,比以前更舒适”易女士说。
“老温汤人”:产业促发展,明月变“民悦”
李建生是明月山温汤镇的旅游服务业的从业者,也是“老温汤人”的代表。2003年,李建生在明月山景区开始从事旅游服务行业(照相馆与茶楼)工作。“那时候缆车运行速度慢,很多游客只有从山顶走路下山,还没到云谷飞瀑时,天就已经黑到伸手不见五指了” ,李建生说。后来,明月山打响了旅游“升温战”,景区建设越来越健全,服务也越来越好,修了新缆车,也有了蓝天救援队,游客滞留成为历史。“旅游发展了,我也跟着富裕了……其实像我这样的人明月山还有很多,要知道现在这样的生活我们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以前是娶个老婆都难啊,现在只要说是嫁温汤那可都说是嫁得好啊”,李建生感慨地说。
明月山温泉
“新温汤人”:“他乡”变故乡 党员倡新风
来自江苏省海安市的郑延年,是2016年迁居明月山温汤镇的“新温汤人”。郑延年说:“来温汤前,一年有两季咳、喘难忍,进而每年都需住院治疗一至两次,每次医药费都逾万元。我和我父母亲初来温汤,每天泡澡、泡脚,在农贸市场买菜、买米做饭,住满一个月我觉得身体轻松了,回老家做体检,身体原来有问题的11个指标,竟有5个恢复正常了,现在我的身体指标仅仅剩3个指标还有点小问题,不仅生活起居正常,还应邀参加了国家装配式建筑专家团队,能经常出差在全国各地为相关建材生产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郑延年表示,明月山温汤镇不仅环境养人,文化环境也十分宜人。“党风好、民风好、社会治安好,是我们这些‘新温汤人’的切身感受。由于外来人口越来越多,于是我们在社区成立了‘新温汤人党支部’。引导‘新温汤人’不做‘大都市来的小市民’,要做文明养生的参与者,社区文明的建设者,旅游发展的献策者。主动与温汤‘老表’融合共处,共创美好生活,主动与党委政府沟通交流,输出大城市好的治理经验。主动向学校和文明实践中心贡献力量,做知识的传播员,文明的志愿者。让温汤这个地方,‘他乡’变‘故乡’,‘老表’变‘老乡’”,郑延年说。
下一步,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将发展“温泉+大健康”产业,积极推进宜春医美产业园、中科院院士科学家康养基地、新加坡明月山国际森林温泉度假区等一批高端医美、康养项目建设,进一步延伸温泉产业链条,提高温泉水资源附加值,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合而为一。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