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彭文辉报道:日前,宜春市出台下发《2018年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工作试点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今年宜春中心城区将建成11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示范线路,垃圾分类工作将覆盖50%建成区。
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宜春市将坚持政府推动、部门联动、全面发动、全民参与的工作原则,按照“双四分”要求,将城市生活垃圾分成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含卫厕垃圾)四类,同时实行投放、收集、转运、处理四个环节全程分类,从而实现生活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
为确保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有序推进,宜春市将通过各种媒体广泛开展以“分类适‘宜’、垃圾逢‘春’”、“垃圾分类,分出碧水蓝天;全民参与,彰显文明宜春”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宣传,市教育局将在今年春季开学前将垃圾分类知识读本发放至每一位在校中小学生和幼儿,各街道、社区将组织干部、督导员,团市委、市文明办将组织志愿者进家入户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基础知识、操作流程、政策法规的宣传,确保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达到85%。以此同时,宜春市将组织各行业各单位垃圾分类工作人员开展业务培训,各街道、社区将分别配备5名、3名编外工作人员专职负责垃圾分类和垃圾不落地工作,并将组建督导员队伍。
今年4月,宜春市将启动11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示范线路创建工作,其中袁州区规划建成7条,宜春经济技术开发区、宜阳新区各规划建成1条,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规划建成2条,大力开展示范线路的生活垃圾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转运工作试点,确保到今年年底中心城区垃圾分类工作将覆盖50%建成区。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