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黄安平报道: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钟朋荣曾将“温州人精神”概括为四句话:白手起家、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不等不靠、依靠自己的自主精神;闯荡天下、四海为家的开拓精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的创造精神。确实,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期至今,温州人依靠吃苦耐劳、兢兢业业、敢为人先的“温州精神”创造了无数的第一和奇迹,使温州成为中国十大最具经济活力的城市之一。全国各地的打工仔,打工妹纷纷来到温州淘金,只要能吃苦,福利很丰厚;但是有位江西老表就与众不同,他不但在打工期间积累了不少资金,而且还把温州人的创业精神带回了老家。
今年正月十六,袁州区水江镇一家总投资200多万元的大型五金加工厂开业,厂内设8条生产线,五十多个就业岗位;为了满足业务需求,5月份,在塘下村又开办了一家子公司,设有3条生产线,20多个岗位。9月10日,笔者来到同富五金加工厂,见到了企业股东之一黄光勇。
年少无知落残疾
黄光勇,袁州区水江镇塘下村人,由于家境贫困,只上小学三年级,就辍学在家,成了半文盲,而且年轻时生性好斗,也成了一个十足的“法盲”,在一次群架中落下了四级肢体残疾,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回首往事,56岁黄光勇非常懊恼地说:“不是当年的无知,也不至于现在还是单身一人,其实25年前我还是一名帅哥呢,就是因为那次该死的群架就改变了我的命运。”
落下残疾后,家里的农活无暇顾及,但凡靠肩挑的体力活基本上吃不消,只好“厚着脸皮”向本村的小包工头要求给他一份工作。黄光勇说:“从1997年到2006年期间都是和老乡在建筑工地上,老乡主要是挖洞子,有时一天好几百元工钱,但是我因为残疾,只能在地面上做点轻松活,工钱少的可怜,而且这活是靠天吃饭,下雨天不能干活,有时为了安全起见下雨后也要停一两天,没有做事就没有工钱,挣的钱总是出现青黄不接的情况,再加上后来挖机的普及,基本上断了我们的财路,在家难以维持生计,只好外出务工。”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