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志翔报道:1月11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樟树市人民政府联合召开“‘十三五’脱贫攻坚成果”专场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人围绕主题介绍了相关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樟树市6500户、16958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达到脱贫标准,全市13个“十三五”省定贫困村和1个宜春市定贫困村,已全部达标退出。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8%降至0。
在贫困群众增收方面。樟树市通过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消费扶贫、光伏扶贫、生态扶贫等多种渠道和方式,积极拓宽贫困户增收路径,实现了每户贫困户增收可持续,就业创业有保障。特别是充分发挥中药材种植产业带贫益贫作用,创新建立“541”利益联结模式,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这一特色扶贫产业,助力5000多户14000多贫困人口脱贫,户年均增收超过1万元。全市贫困户家庭人均收入从2014年的3144元增长到2020年的19735元,增长了近6.3倍。
一套体系,凝聚攻坚合力
樟树市、乡、村三级都建立了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工作主体责任制,成立了产业、就业、安居、教育、健康、村庄整治、基础设施建设、生态保护等九大扶贫工程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和光伏、金融、精神、驻村帮扶、资金管理、饮水安全等六个扶贫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压实了主体责任,织牢了工作体系。全市共派驻250个驻村工作队,选派255名第一书记和488名工作队员开展驻村帮扶工作,安排3300多名市乡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动员93个单位、208家企业参与帮扶,实现了帮扶全覆盖。
五道保障,织密教育、医疗、住房、饮水、社会保障五道保障线
樟树市确保贫困群众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和饮水安全。
教育方面,建立了完善的“联控联保、动态监测、行政督促、书面报备、精准帮扶”控辍保学工作五大机制。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资助贫困学生2.51万人次,发放教育资助金1554.2万元,贫困学生义务教育入学率达到100%。
健康医疗方面,建立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商业补充保险、医疗救助等保障线。2016年以来,为贫困住院患者报销医药费1.64亿余元,报销比例均达到90%的适度要求。
住房方面,全市投入补助资金5420.62万元,聘请专业鉴定机构对全市农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住房进行全面鉴定,实施农村危房改造3116户,全面解决了农村困难群众住房安全问题。
饮水安全方面,共投入资金1.8亿余元,完成了19处农村饮水工程建设,对全市所有建档立卡户的饮用水安全进行检测,分散式供水还进行“望、闻、问、尝”监测,确保了让贫困群众喝上安全水、放心水。
社会保障方面,全市农村低保由2016年的每人每月290元提高至2020年的480元。全面建立了返贫保险机制,安排83.6万元购买防贫保险。目前,已办理理赔11例,理赔金额27.67万元。
四股动力,为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注入动力
樟树市围绕产业、就业、金融、消费扶贫四个方面,为贫困户持续稳定脱贫注入动力。
产业扶贫方面,2014年以来,利用原中央苏区产业资金,整合省市资金1.04亿元,结合樟树产业发展实际,建设产业扶贫项目117个。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54321”工程。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达50万亩,助力5000多户14000多贫困人口脱贫。
就业扶贫方面,采取企业招聘一批,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扶持自主创业一批,省外就业输出转移一批,扶贫车间解决一批,扶贫基地+产业带动一批等“六个一批”方式促进就业创业。目前,全市已就业贫困劳动力7668人,就业率81%。
金融扶贫方面,大力推行“两免一贴息”小额信用贷款。2016年以来,全市累计对3336户贫困群众发放扶贫小额贷款6244.5万元。
消费扶贫方面,深入推进消费扶贫“六进”活动,42个经营主体116个扶贫产品被认定为全国扶贫产品。积极落实专区、专柜、专馆建设,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开拓销售渠道,销售金额总额达1.94亿元,其中直连直报608.41万元。
两个抓手,找准问题整改和扶贫扶志
樟树市在实际工作中,坚持把发现问题和整改问题作为工作总抓手,举一反三查问题,追根溯源找原因,较真碰硬抓整改,以问题整改提升脱贫质量、巩固脱贫成效。同时,坚持扶贫与扶志相结合,深入开展“三讲一评颂党恩”活动,加大脱贫成功案例宣传,激励贫困户“自己主动干”“想着法子干”“跟着榜样干”。
脱贫攻坚开展以来,樟树市在中央、省、宜春市等媒体,共发表关于扶贫典型的宣传报道1500余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