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黄山报道:苗好“三成收”,秧好“一半功”。慈化镇石下村育秧工厂内一片生机勃勃,自动滴灌喷头下秧苗长势喜人。
“4月20号,正好是谷雨,可以如期进行第一批移栽了。”该村韩师傅从一个传统农民转变为“新农人”,做起了该村的育秧技术员,他和该村党支部书记陈书才正在查看早稻秧苗生长情况时说道。
韩师傅感慨颇多:“村里党支部从去年年底就开始召集党员、组长和户主开会,几次讨论下来,一致通过了采用‘合作社+农户’的种植管理模式。如今我们老表不用种田也可以获得收益,只要负责放水和打药这样的日常管理,其他如买种子、育秧、翻耕、插秧、收割等等工作都由合作社负责!”
“这些秧苗可是我们农民的宝宝,要茁壮成长,温度湿度都很重要!”查看室内温度湿度计,指针都在最佳区间内,韩师傅笑呵呵的介绍说:“它们不光是宝宝,也是我们的‘金苗苗’。今年,我们全村共签订了1271亩的土地流转协议,在外务工的可以按300元每亩取得流转费,在家参与日常管理的老乡们还可以和合作社按50%分成收益哩。”
说起他为什么懂得打理这20多亩的育秧工厂,他继续介绍说到:“如今种田也是技术活,别说是育秧我懂得,我还学会了育秧机、翻耕机、插秧机的操作呢,镇里组织我和几个老乡一起去隔壁的辽市镇学习了,还请了专业的师父现场教我们,有不懂的也只要视频聊天请教就可以了,而且镇里的农技部门也会来帮我们。我相信,大家一起努力,今年肯定是个丰收年!”
据悉,慈化镇今年大力推进机械化早稻种植,已新增耕田机、插秧机40余台,投入各项补贴预算200多万元,为完成27600亩的粮食增收插上了科技的“翅膀”。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