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李纯清、陈明灿、张冀闽、记者曾志翔报道:近年来,宜春市中级人民法院不断优化司法资源配置,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推动案件快审快结,坚持以诉前调解促矛盾过滤和实质解纷,提升社会治理“含金量”,跑出案件审理“加速度”,努力让人民群众用最低成本、最短时间化解纠纷,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宜春中院民事、行政速裁团队平均结案用时4.8天,带动全院民事、行政结案用时同比缩短230%,调撤率58.35%,办理了除按相关规定必须归口其他部门办理的案件之外案件的70%以上的案件……这是宜春中院在速裁审判工作机制运行中交出的完美“答卷”,由于成效显著,宜春中院这一机制改革举措还得到了省委政法委主要领导的批示肯定。在宜春中院的持续推动下,速裁快审机制已经在全市法院落实落地,开花结果。
以“速”当先,打造以简案快办为特色的速裁审判机制
“实在是太快了,没想到打官司还可以便捷,从立案到现在才4天的时间我的纠纷就解决了!”近日,在短短十分钟的庭审后,当事人马女士拿到了法院当庭出具的判决书。这是宜春中院推行速裁审判工作机制以来,简案快审、繁案精审工作的一个缩影。
“减轻诉累”“节约资源”“高效便民”.....都是宜春中院速裁审判机制的靓丽“标签”。
原来,宜春法院依托审判执行管理平台,基层法院收到当事人上诉状时,即上传上诉状和一审判决书,二审速裁团队随时抓取平台上上诉案件信息,即时向特邀调解平台或调解员推送案件信息,将二审诉前调解工作延伸到立案前,从而助力矛盾纠纷的源头化解。如当事人确实无诉前调解意愿的,即时立案,开展二审诉讼调解和审查,避免案卷和材料的无效流转,实现案件重要信息在一二审法院的无缝衔接。
“目前我院建立了二审直接审查上诉机制。由二审速裁团队直接审查上诉,省略了一二审法院对上诉状流转环节,不仅大大节约了当事人的时间成本,还节约了大量司法资源。”宜春中院民事、行政案件速裁团队员额法官易腾介绍道。据统计,2022年第一季度宜春中院民事、行政速裁团队平均结案用时4.8天,同比去年拉动调撤率提高83.5%。
以“联”聚力,搭建以诉前调解为平台的多元解纷过滤体系
为助力宜春建设社会治理强市,宜春中院注重完善多元解纷机制,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全方位推行“诉源治理、诉调对接”机制,积极与司法局、律协、行业协会等部门机构的工作对接,推动诉前调解由法院唱“独角戏”向各单位“大合唱”转变,将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化解在诉前。
“陈法官,拖欠长达四年之久的物业费没想到法院这么快就帮我们追回来了,真是太感谢了!”近日,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专程来到靖安法院,将一面印有“多元调解化物业纠纷案结事了促小区和谐”的锦旗送到速裁中心法官及特邀调解员手中。
原来,靖安法院通过诉前调解的方式,一次性解决了16件物业服务合同纠纷。“办案中我考虑到该案件事关民生且涉案人数近20余人,彼此间矛盾较大,通过采取'调解优先,调判结合'办案策略,在特邀调解员的协助下,最终成功引导双方当事人达成诉前调解,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承办法官仍然历历在目。最终,该案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当事人双方对处理结果均表示高度满意。
“一般争议不大的案件法官会争取在诉前彻底化解纠纷。如法官调解工作无果时,庭长即快速跟进,发挥调解经验丰富的优势,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靖安县法院分管速裁审判工作院领导介绍说。
近年来,在宜春中院的指导下,各基层法院纷纷建立起从前端调解到末端审判的“调解—速裁—精审”双线联动全链条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体系,线上借助最高人民法院诉讼服务指导中心平台、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律师服务平台等多种渠道,线下通过建立“法院+”诉调对接模式,加强与仲裁、公证、妇联、工会、交警等多部门的衔接,实现线上和线下双重发力。
高安法院“付秀秀调解工作室”、宜丰法院“130”机制、铜鼓法院“和安庭”…全市法院纷纷结合当地地域和行业特色搭建起了特色品牌,建立了508人的特邀调解员名册,积极开展多元化特邀调解工作。
2022年以来,宜春法院新收民商事案件数同比下降15.6%,诉前调解收案11244件,通过调解结案11784件,占全院民商事案件60.23%,调解成功率达77.6%。
以“新”强基,推出以机制创新为特色的诉源治理品牌
“以前只知道闹了矛盾要上法院,没想到现在法院可以直接把案子派到镇里来调解,又方便又快捷。”一位当事人称赞道。
今年3月,袁州区慈化镇两位居民因婚约财产纠纷起诉至袁州区法院,法院在收到当事人起诉材料后进行初步摸排,判定该纠纷可进行委派调解,在征得当事人同意后,立即通过委派调解机制将案件推送至慈化镇。慈化镇接收案件后,迅速组织双方当事人到当地综治中心进行调解,经过耐心细致的调和工作,双方于当日便达成了一致意见,并于次日全部履行完毕,这起矛盾纠纷通过委派调解机制在7小时之内便成功化解。
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就把矛盾化解于诉前,这里面究竟有什么“门道”?原来,在上级法院的指导下,袁州法院积极打造“法院-区矛调中心-乡镇街道”的委派调解模式,依托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区矛调中心,大力开展案件委派调解“三推送”机制,对适宜诉前调解的案件,按照自愿、属地原则,通过人民法院调解平台和区矛调中心推送至相关乡镇街道进行诉前委派调解,实行“调解前置”。该机制运行以来,袁州区法院一季度新收民事案件1523件,同比下降了36%,诉源治理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乡亲们,现在打官司可以选择诉前调解,方便省事又便民……”
“'诉前调确'类案件不收取任何费用,'诉前调书'类案件减半收取案件受理费,选择诉前调解将给您节约诉讼成本……”
宜春中院立案大厅内,法院和司法局、街道办、综治中心的工作人员正在向人民群众详细介绍这诉前调解创新机制。
为更好减少群众维权时间和成本,减轻当事人诉累,针对案件数量多的民间借贷、买卖合同、劳动合同、机动车交通事故、金融借款等纠纷,宜春法院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工作部署要求,主动探索以“诉前调确”“诉前调书”文号方式处理案件的新途径,确保诉前调解工作取得新成效。
截至4月21日,宜春两级法院共发出“诉前调确”民事裁定书283份、“诉前调书”民事调解书230份,有力推动矛盾纠纷的实质性化解,为更多当事人提供耗时少、成本低、效率高的司法服务。
以“智”赋能,打造以无纸化办案为特色的速裁审判新样板
宜春法院不断加强智慧法院建设,积极推行“无纸化办案模式,努力实现“卷随人走”向“人卷分离”的转变。宜春两级法院全面开展网上立案、电子送达、在线庭审,让无纸化办案全面融入法院工作,依托电子卷宗随案生成与运用,卷宗阅读、撰写法律文书、类案检索都可以“线上”处理,从而真正实现了将“科技赋能”贯穿案件办理全过程。前不久,当事人张某通过“移动微法院”向宜春中院提交一份起诉状,工作人员在“线上”进行了审查、接收、立案事项,全程仅花费10分钟不到,可谓有效地节约了当事人的是基于金钱成本。立案人员完成立案后将电子卷宗快速移送至速裁庭,纸质卷宗移送至电子卷宗集成库,由集中库人员通过集中送达平台通知当事人到庭调解案件,最终该案成功调解。在该案办理中,法官彻底告别了堆积如山的纸质卷宗,在案件审结后又通过“一键转档”将电子卷宗流转到档案室,避免了归档卷宗二次扫描造成的重复工作和浪费,该案件从立案到结案归档用时5天。
“全流程无纸化办案系统能让我们在阅卷时通过编目非常直观、极大提升了办案效率,不管是法官还是老百姓都真切感受到了无纸化办案带来的‘福利’”。宜春中院民事与行政速裁团队负责人由衷感叹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