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罗鑫报道:6月28日,宜春市生态环境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专题新闻发布会召开,相关发言人围绕主题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近年来,营商环境逐渐成为一个城市实力、吸引力和竞争力的体现。宜春市生态环境局高度重视营商环境建设,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助推该市高质量发展、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制胜之道,不断深化改革、转变理念、优化服务、强化落实。
“简政放权” 激发市场活力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持续“简政放权”,通过下放一批项目环评审批权限、豁免一批项目环评手续办理、简化一批项目环评手续办理、缩短全部项目环评办理时限,激发市场活力。
今年以来,宜春市共审批282个项目,其中29个由市本级审批,253个由县级审批,90%的项目都可在县级办理。
对31个行业的51类等对环境影响较小的建设项目,以及未列入国家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的,实行环评豁免制度,无需办理环评手续即可开工建设。
对17个行业的45类环境风险可控的建设项目,实行告知承诺制审批模式,企业作出达到条件的承诺后,审批部门不经评估、审查直接批复。
该局优化了环评审批流程、简化了环评文件编制内容、取消了环评审批前置条件、提供容缺受理绿色通道。
“优化服务” 增强企业获得感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创优服务做“加”法、降低成本做“减”法、修复信用做“除”法,不断增强企业获得感。
在项目环评审批前,该局安排专人一对一跟进项目,提前介入指导企业提前解决一些问题,避免项目在环评审批上走弯路耽搁时间。积极为企业解决环保上遇到的问题,积极推行“主要领导现场办公、服务企业接待日、入企听诉帮扶宣讲”等活动。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主动对接全市重大项目,实行项目策划、选址、环评全方位、全过程跟踪服务,从源头规避项目运行后环境风险。
该局推行全市工业园区开展环境质量统一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共享使用。在全省首创“三联单”告知方式,对建设单位提交的环评申请材料审查发现的问题及修改意见,采取一式三联的方式,一次性告知服务对象,由服务对象签字后,一联交给服务对象本人,一联自留存档,一联交给该局领导接受监督。
为鼓励和引导受到环保行政处罚的信息主体主动改正违法失信行为,消除社会不良影响,该局建立了环境信用修复“代办”的机制。由之前失信企业主体现场提交环境信用修复申请,转变为由生态环境部门指定代办人员全程免费代办的方式,帮助企业修复环境信用,实现了企业环境信用修复从“跑多次”向“跑零次”转变。截至目前,全系统已帮扶106家企业修复自身信用。
“放管结合” 营造一流营商环境
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合理减少执法频次,由以前的重点污染源月查、一般污染源季查转变为“双随机”抽查,由普查转变为随机查,由人查转变为机查,减少了对合法企业的检查频次。对群众投诉反映强烈、违法违规频次高的企业加密执法监管频次;对案情重大、影响恶劣的案件,联合公安机关挂牌督办。
该局大力推进“移动执法系统”运用,对每位执法人员均要求使用移动执法终端进行现场执法。在执法过程中,在系统内进行现场监察记录、询问笔录的填写,照片、影视资料的留存,执法全程留痕,既规范了执法人员现场执法操作,也便于上级部门的监督。
该局对环评中介机构的监管形成了“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体系。旨在,为解决环评报告质量不高、时效慢,乱收费问题,在日常环评报批受理过程中加强了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形成了不定期集中开展事后环评报批质量技术复核制度。
优化营商环境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宜春市生态环境局将始终以社会评价为第一评价,市场感受为第一感受,群众满意为第一追求,进一步聚焦重点,突破难点,打造亮点,以更高标准、更严要求、更大力度,把各项惠企利民政策落地抓细抓实,全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