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记者曾志翔报道:9月28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宜春市应急管理局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宜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副指挥长、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罗光辉介绍该市抗旱救灾工作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今年宜春市无论从降雨、蓄水和受灾情况来看,都比往年同期的灾情更加严重。一是降雨情况:今年7月以来,全市平均降雨135.7毫米,较多年同期均值偏少6.6成,其中高安市、宜丰县偏少8成多。二是蓄水情况:截至9月26日,全市水库山塘总蓄水量6.91亿立方,较多年同期偏少33.4%。三是受灾情况:截至9月27日,全市因旱受灾535655人,其中需饮水救助3167人;农作物受灾面积77837.38公顷,绝收面积3948.45公顷;直接经济损失约6.06亿元。
为了应对今年的旱情,宜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牵头抓总,及早做好会商研判和统筹部署,督促指导各地各部门做好抗旱救灾工作,最大程度减轻旱情灾情损失。
宜春市各相关部门履职尽责,积极配合,形成抗旱救灾强大合力。应急部门加大统筹协调和督促指导,先后进行5次抗旱会商,为启动应急响应、科学指导抗旱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做好抗旱设备、队伍等应急准备,共落实水泵168台(套)、队伍22支500余人;紧急调拨大功率水泵等抗旱设备至袁州、万载、宜春经开区等地,并向市政府申请下拨300万元抗旱专项经费支持各地抗旱救灾。水利部门部署各地按照“一库一策”加强水库用水管理,每日调度全市水库、山塘蓄水量变化,分析研判大中型水库保灌天数,制定完善全市92处“千吨万人”供水工程供水保障应急预案。农业部门发放各类《抗旱技术手册》约1.5万本,派出11个农业技术指导工作组,根据农业受灾程度和不同作物生长发育进程加强分类指导,及时组织农户改种、补种马铃薯等旱粮作物,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气象部门全市共开展人工增雨作业120次,消耗火箭弹277枚,燃烧增雨烟条56根,主要涉及樟树、丰城、上高、万载、铜鼓、宜丰等地,有效缓解了部分地区旱情;水文部门启动抗旱水文测报四级应急响应,实时监测调度全市22处县级以上水源地取水情况。
截至9月27日,全市共投入抗旱力量88.78万人、资金2.24亿元、机动抗旱设备4.27万台套、机电井1.89万眼、泵站3313处、用电5144.38万度、用油1663.93吨,出动送水车辆2226车次,送水10769吨,解决3167名群众饮水困难,减少因旱农业经济作物损失4.09亿元,减少粮食损失7.65亿元。同时积极发动群众抗旱自救,开展抗旱稳产保供水工作。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