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宜春头条客户端讯 熊秋萍、胡媛、李友元报道:近日,宜春市教育装备工作总结表彰会在“中国药都”樟树市召开。
会议指出,2022年,宜春市教育技术装备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教育改革发展大局,认真贯彻江西省教育技术装备与发展中心和市教体局的工作部署,以“服务为先,守正创新,追求卓越”为基本理念,突出理念引领,服务助力,创新发展为工作目标,强化装备队伍建设,做到装备工作的“建、配、管、用”四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推动实现装备标准化、管理现代化和使用常态化,切实提升教育装备整体水平,为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技术支持,全力推动新时代宜春市教育技术装备工作迈上新台阶。
会议在充分肯定2022年全市教育装备工作取得成绩的同时,对进一步推动2023年宜春市教育装备工作提出要求:一是要提高认识,积极应对教育装备改革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装备和教育、教学是相互促进的关系,装备工作逐渐从幕后走到前台,教育装备地位举足轻重,教育装备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教育装备工作任重道远。要充分认清当前所面临的新形势,教育装备工作要在"建、配、管、用"等方面下功夫,实现向"大装备"转变的工作思路;明确装备部门的职责和定位;要清楚地认识到装备部门的职责是什么,装备工作的范围是什么,装备工作的任务是什么,装备工作要在"建、配、管、用"等方面下功夫。各地教育装备部门要认真总结经验,强化对这方面工作的硬性要求,探索出一条加快全市教育装备发展的可行之路,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条件保障。
二是认清形势,增强做好教育装备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各级教育装备部门应切实把装备工作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加强对装备工作的领导和指导,拿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装备工作。装备改变教育,装备工作要积极介入、主动作为,要争取进视野、上计划,把教育装备工作定位在教育教学的“主战场”,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突破口,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可用、管用、适用”的装备技术和产品,为培养创新人才展现教育装备新的作为。
三是真抓实干,齐心协力推动教育装备工作创新发展。教育信息化2.0和实验教学2.0时代已经来临,教育装备的新技术、新产品发展迅速,信息技术日新月异,当前宜春市教育装备工作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要聚焦教育装备工作重点,着力解决教育装备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推动教育装备均衡化、优质化和现代化发展,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要进一步配齐教育装备资源,发挥教育装备效用。要进一步规范教育装备管理,加大教育装备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装备队伍作风建设。与时俱进,以强烈的历史使命感,顺应时代潮流,抓住重要机遇期,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不断开创全市教育装备工作的新局面。
会议对2022年度全市教育装备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进行了表彰。
会议对2022年全市教育装备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3年教育装备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13个县市区、7所市直学校先后做了交流发言。
会议期间,组织与会全体人员现场观摩了樟树市滨江中学,江西美达教育设备集团生产基地。
各县市区教体局(机关党委)分管教育装备的领导、站长、装备站在编在岗工作人员,市直各学校分管校长、装备工作负责人、装备工作先进个人代表参加了会议。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