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罗鑫报道:5月9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市公安局联合召开“与民同心 为您守护”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以来,宜春市公安机关侦破经济犯罪案件29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269人,涉案金额85亿元,减少和挽回经济损失19亿元,有力维护了宜春市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
开展一系列行动 维护全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宜春市公安机关坚持以“云端”主战模式为抓手,始终保持对经济犯罪的严打高压态势,主动进攻,精准打击,有效维护了全市经济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
有序推进“歼击”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等违法犯罪,破获洗钱案件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7人。
扎实开展“猎狐”专项行动,缉捕(劝返)潜逃至美国、澳大利亚、越南、泰国、澳门等地境外逃犯5名。
严厉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破获涉嫌养老诈骗经济案件26起(含积案11起),打掉养老诈骗团伙11个,抓获犯罪嫌疑人75人,移送起诉40人,查封扣押价值3.95亿元财物。
持续开展公共资源交易领域专项整治,梳理公共资源交易领域犯罪线索121条,破案78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55人。
深入推进“全国警税合成作战示范基地”建设,持续加强全省警税合成作战指挥平台建设应用,破获涉税案件63起,抓获犯罪嫌疑人118人,有力维护了国家税收安全。
常态化开展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
宜春市公安机关按照“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的要求,常态化开展经济金融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开展市场主体调查,建立市场主体信息采集平台,加强对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的监测预警和分析研判,推动淘汰一批有较高违法犯罪风险的市场主体,采集各类市场主体信息64.43万条,分析研判确定高风险企业41家、中风险企业81家,并及时推送相关行业主管部门稳妥处置,发送风险提示函25份,约谈企业12家,由相关部门开展行政处罚8家,立案打击3家。
联合相关职能部门排查金融类公司54家,村镇银行9家,民间融资机构5家,排查出相关风险问题7家,落实问题整改6家,立案查处1家。
开展“停工”“停贷”风险排查和虚拟货币挖矿排查,约谈企业法定代表人,进行普法宣传,防止因潜在风险引发违法犯罪活动。
记者提问:“虚拟货币是否受国家法律保护?”
宜春市公安局经侦支队负责人、税侦支队支队长袁鑫海回答记者提问
据介绍,根据人民银行牵头联合十部委共同发布的《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明确虚拟货币不具有与法定货币同等的法律地位,无法实现货币基本职能,不能在市场上流通使用。对于与虚拟货币相关的业务活动,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民事法律层面不受到我国法律保护,情节严重造成恶劣影响的,还可能导致相关责任人承担刑事法律责任。《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虽然并未对持有虚拟货币行为本身加以界定,即持有虚拟货币仍属于法律未明确禁止的行为。但是以虚拟货币为中心所衍生的一切活动,均属于非法金融活动,在我国境内一律受到严格禁止,甚至涉嫌刑事犯罪。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