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舒橙、周静报道:走进靖安县中源乡三坪村的丫髻山中,郁郁葱葱的油茶林随处可见,该县人民法院驻村工作队与三坪村“两委”的志愿者,在这里忙碌地打理着,无际的油茶树,长势喜人,盛开的白色油茶花美不胜收。这里是三坪村乡村振兴产业之一——油茶种植基地。
细致管理铺好油茶增产路。初到三坪,在细致了解村里的产业项目后,法院驻村工作队决定围绕现有的油茶项目做好文章。油茶树属于多年生果树,三年可挂果,五年能采收,三坪村山多田少,有着得天独厚的适合油茶树生长的生态优势,发展油茶项目大有可为。
“野草、杂树之类的植物长势迅速,占空间、抢占油茶树营养,必须除尽;施肥方面,因三坪区域内土壤大部分呈酸性,需加施农家肥,树底的施肥坑深度至少要有30厘米,才能让肥料更好地渗入树根……”通过在网上查阅资料,请教有种植经验的人,工作队对油茶树的生长特性、管护要点有了更深的了解,第一书记乐李林带领工作队员来到基地,一边为大家科普知识,一边为油茶树清理杂草。油茶基地管护工作在学习与实践中变得更加得心应手,为油茶的增收增产打好基础。
忙碌采摘收获红色致富果。经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志愿者的悉心管护,丫髻山上的油茶树上也开始挂上了油茶果。转眼到了霜降时节,油茶树上的油茶果成熟饱满,正是最佳的采摘时期,这也是油茶基地种植以来的第一次收获。
为做好油茶的采收工作,抢抓时间节点,提升工作效能,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早早做了准备,提前联系组织好志愿者与脱贫户劳动力。寒霜节气的第二天一大清,一行人便早早来到油茶基地。志愿者穿行于油茶林间,或采摘或装袋或搬运,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红色的油茶果、金灿灿的阳光与志愿者脸上的笑容共同构成了一幅喜人的乡村振兴丰收画卷。
精打细算 提升产业附加值。看着收获的满满的几十大袋油茶果,驻村工作队便开始算了一笔经济账。“如果单出新鲜油茶果,这批油茶果最多能卖8000元;但如果晒干取油茶籽榨油的话,至少可以产180斤油,一斤油市场价大概70元,那么增加的附加值便是4000多元。”在经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细致讨论后,最后,大家一致决定榨油。
说干就干,驻村工作队用配备的车辆,将一袋袋沉甸甸的油茶果,运至了隔壁县的油坊。随着机器动工,通过烘干、粉碎、蒸料、打饼、入榨、开榨、过滤等工序压榨油茶,醇厚绵长的茶油香气扑鼻而来。最后经核算,有近220斤茶油,村里的良种茶油树产油率,远超出大家的预料。
今年,高山油茶为三坪村集体经济增收一万五千余元,带动9名脱贫劳动力务工,油茶产业成为三坪村集体经济未来重要的增收渠道。明年,驻村工作队将继续做好项目管护工作,切实将三坪村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三坪村实现乡村全面振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