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宜春因“城侧有泉,莹媚如春,饮之宜人”而得名,自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建县以来,迄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素有“江南佳丽之地,文物昌盛之邦”的美誉。
莫以宜春远,江山多胜游。2024年元旦春节期间,宜春市推出多条经典旅游线路产品,针对不同群体的兴趣爱好,推出不同类型的文旅活动内容,涵盖焰火盛会、滑雪温泉、展演美食等项目,进一步满足大家的节日文化旅游需要。
因树得名。1949年,清江县人民政府在樟树镇建立。1988年10月26日,撤销清江县,设立樟树市。相传古时有位老人长年累月于赣江渡口的两棵大樟树下摆茶摊,日积月累,人气渐旺,逐渐发展成街市。
因酒立市。樟树酒文化源远流长,唐宋时期,樟树(原名清江)地区出现了蒸馏法酿酒,是为“清江土烧”(又称“四特土烧”),如今,四特酒采用传统工艺“续渣混蒸,三进四出”,选用赣鄱地区精良稻米为酿造原粮,整粒稻米不经浸泡,不经粉碎直接固态发酵,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原料中营养元素的流逝,使大米的自然之味完整的融入特香白酒中,被赞誉为“清香醇纯,回味无穷”“酒中佳品,味道独特”。
因药扬名。据史料记载,樟树药业有1800多年的历史文化,樟树素有“药不到樟树不齐,药不过樟树不灵”的美誉。在樟树药业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积淀起特有的樟树药都文化,中药材贸易、加工炮制技术、樟帮帮规等独具一格,并渗透到医药保健、养生、膳食、起居、民俗等,形成鲜明的地方特色。
因盐闻世。1970年,樟树岩盐的发现,结束了江西“贫盐”的历史。樟树盐化工业基地是樟树以丰富的岩盐资源为原料,发展生产两碱一酸(烧碱、纯碱、盐酸)、精细化工、生物化工的省级盐产业特色工业园。近年来,樟树市打造“古海养生旅游度假区”,利用地底下储量丰富的岩盐资源进行创意开发,并整合传统药、酒、道等养生资源,以盐造游、以盐养生。分三期建设集古海养生、植物养生、文化养生、运动养生、中医药养生为一体,包含娱乐、休闲、餐饮、住宿服务内容的复合型养生旅游度假区。
在宜春市推出的惠民旅游线路中,两天一晚旅游线路“唯美盛宴福地之旅”,三天两晚旅游线路“触摸时光感受文明之旅”可“打卡”樟树市。详情参见:宜春文旅《元旦强推宜春惠民旅游线路来啦~》(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svjVYRA26Au10HevPhL1Q)。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