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易来报道:去年10月危江平接任袁州区三阳镇泉塘村驻村第一书记以来,他扎根基层沃土,厚植为民情怀,切实发挥桥梁纽带作用,聚焦建强村级党组织,推进强村富民,始终与群众打成一片,用心用情用力在乡村振兴路上展示实干风采。
他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面对面交流,倾听他们的需求和期望。他了解到,泉塘村的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村民生活品质提升等方面,都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为了改善泉塘村的基础设施,危江平积极争取帮扶共建单位支持,推动村文明实践站、老年服务中心、路灯亮化、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落地。
在特色产业方面,危江平结合泉塘村的实际情况,引导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养殖业和雨伞、电子加工业。他组织村民参加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他还积极对接外部市场,帮助村民拓宽销售渠道,实现增收致富。
“现在既能在家照顾孙子上学,又能在家门口就业,一天也能挣到一百元补贴家用,像我们快六十岁的人了,外出打工没人要,在家门口加工雨伞,到做饭时间回家做饭,放学时间去接孙子,多方便呀!”袁阿姨乐呵呵地说道。
除了推动经济发展,危江平还非常注重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他推动村里的文化设施建设,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他还关注村民的健康问题,推动村里的医疗卫生条件和泉塘小学教学设施的改善。
作为驻村第一书记,危江平最关注的还是村里的孩子、老人和困难家庭,为他们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是他最大的心愿。泉塘小学是离三阳镇最远的村小,师生总共50余人,其中有2位老师户籍是外县市教师,每周需在学校住宿。去年冬天,一次他来到学校看见教室里的孩子,虽然衣服穿得较多,很多都是边搓手边写作业。很快,危江平协调帮扶共建单位捐赠2台立式和1台挂式空调给学校,再次协调有关单位为每个学生捐赠书包和图书。今春雨季,村里派人防汛值班,他发现值班干部因没床而无法居住,他立马协调帮扶单位,第二天3张崭新的床送到了村委会,解了燃眉之急。面对村里的老人和困难家庭,他总是协调镇、村、帮建单位联系多方资源于春节、中秋节上门慰问。群众最“盼”的事就必须做好,为村里装太阳能路灯,修缮水井,他总是去想方设法去争项目和资金,在工作队的支持下,项目建设终于落地。
一件件民生小事、实事,让民生服务更有“温度”,不断增强了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危江平的付出得到了村民们的认可和支持。在村民们的眼中,他不仅是一位第一书记,更是一位贴心的家人。他们纷纷表示,在危江平的带领下,泉塘村的发展日新月异,他们的生活也变得更加美好。
危江平表示,他将继续扎根基层,为泉塘村的乡村振兴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他说:“作为一名第一书记,我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我将继续用心用情为村民服务,推动泉塘村全面振兴。”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危江平以实际行动诠释了“驻村”更“助村”的理念。他用自己的汗水和智慧,为泉塘村的乡村振兴接好了“接力棒”。在他的带领下,泉塘村正焕发出勃勃生机,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