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京芳宜报道:十年磨一剑,今朝试锋芒。2024年高考已经来临,考生勇赴青春之约。考场上,莘莘学子为梦想奋力拼搏。考场外,宜春公安交警全力以赴为高考保驾护航。高考,不仅是在考验学生,对交警来说,也是一场“大考”。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全警动员,全力以赴,护航学子高考,守护青春梦想。全市公安交警一心一意,护考生一帆风顺。
一人一卡:护航爱心卡“召唤”民警
6月6日,宜春三中考点一位女生脚受伤,她按照《宜春公安护航爱心卡》的提示,向交警求助。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袁州大队收到求助后,立即安排专人对女生进行护送。6月7日,女生乘着交警安排的“专车”,顺利赴考。
为确保2024年高考顺利进行,随时为考生提供保障,宜春公安推出《宜春公安护航爱心卡》、证件办理“直通车”等系列护航高考专用保障服务,全力为广大学子筑梦护航。目前,全市交警部门已经为全市60488名考生发放护航爱心卡。卡上列举了忘带身份证、准考证,走错考点、发生交通事故等突发情况下,考生及送考家长可以享受到的公安保障服务。如:家长送考,可凭卡在考点周边道路有序停放车辆;考生遇到突发交通状况,可向附近民警求助或拨打110,路面所有警力都将第一时间提供援助,沿途所有警车都可作为爱心送考车,全力保障考生通行。
一呼一应:护考小分队保驾护航
6月7日8时55分许,袁州学校一名考生向交警求助,称其走错考场,希望护考交警送其前往宜春九中考场。此时距离开考时间已不足五分钟,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袁州大队新城中队的交警立即驾驶警车,由该大队高考指挥部启动护考通道,全程绿波模式护送考生前往九中考场。 8时59分,考生顺利到达考场,距离开考只有一分钟。
高考前,全市各交警大队根据辖区考点情况,成立了护考小分队,由铁骑队员组成,接到考生的求助后,铁骑队员将立即施以援手。为了护航考生高考,在宜春全市各个考点,交警部门依托“铁骑”,在送考车辆和考生集中出行的主要路口、路段设立护考小分队,加强通往考场沿途点段的巡逻,为有困难的考生提供应急援助服务,每一辆铁骑摩托车均多配备一个安全头盔,做到“招手即停,求助即办,保障安全”。
一点一策:考点细部署力保安全
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各交警大队根据辖区各个考点的情况,按照一点一策的方式,细化措施、强化服务,保安全、保畅通,全力以赴为考生保驾护航。加强考点周边道路管控,提前摆放“前方高考区车辆请绕行”“禁止鸣笛”“高考停车场”等标志,必要时在考场门口和周边路段采取临时交通管制措施,确保各考点周边交通秩序良好。高考期间,交警部门全警动员,提前上岗,优化沿线路口红绿灯配时,充分挖掘考场周边停车资源,开辟临时停车区域和停车泊位,为送考车辆开辟“绿色通道”,保障考生、监考人员所乘车辆优先通行。遇有送考生车辆发生轻微交通违法行为的,口头教育后立即放行,不予处罚。对运送考生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做到快速出警,快速撤除现场。
一改一变:确保遇新规忙而不乱
今年是新高考的第一年,9日的考试安排发生了重大的更改,有4场考试,考生将分4个时间进考场,这个改变将使很多考生和家长不适应,有可能出现各种突发状况,导致考生不能及时到达考场。宜春交警部门将为之采取精准的应对措施:一是护送考生。各地交警大队针对需要送考的学校,针对当天的4个考试时段,提前安排由警车开道,对接着学生的客车进行统一护送;二是全警动员。各地交警大队强化指挥调度,组织精干警力在通往全市各考点所在道路主次干道十字路口采取定点守护和动态巡逻相结合的方式,加大对考点周边道路的巡逻密度和频次,确保道路安全畅通;三是全力护送。铁骑队员全警上路,加强巡逻,以应对考生突发状况,及时将考生送往考点。四是将事故处理警力前移到考点附近。
一动一静:用宣传创造宜考环境
高考期间,在考点周边,交警走起来,用宣传让学校周边静起来,为考生创造安全、安静的考试环境。各交警大队设计制作了护航高考的手举牌、车贴、横幅、爱心卡,随处可见,起到了安全提醒、交通引导等作用,便于交警护航高考工作。交警部门对考点周边商铺、小区居民等进行精准式宣传,教育广大市民文明停车。一方面紧盯转运考生车辆和驾驶人,配合教育、交通运输等部门摸排涉考运输企业和组织集中接送考生的学校,加强安全教育警示。另一方面倡议广大驾驶人在行经考场周边道路时降车速、不鸣笛,共同营造安全、畅通、宁静的考试环境。除了现场宣传,交警部门还加强了线上宣传,以“两微一抖”新媒体平台为载体,剪辑制作短视频、推送微信微博文章,向广大群众发布交通管制、分流引导、便民服务、安全提示等交管资讯。
2024年高考期间,宜春公安交警共设置25个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点、52支铁骑护考小分队,开通道路交通紧急求助热线122,在城区主要路口设置25个护考服务站;在考点周边路段道路两侧合理设置临时停车场地,为家长接送考生提供方便;对于涉考车辆轻微交通违法行为,交警在提醒后快速放行。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