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易琰报道:近年来,宜春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八五”普法规划,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实举措全方位落实普法责任制,积极创新宣传思路,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发动,深入广泛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有效推动普法工作向纵深发展。
唱好“主题曲”,普法与金融实践深入融合
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以"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15"国家安全教育日、"6·14"信用记录关爱日、金融知识普及月、"反洗钱"宣传月、"12·4"国家宪法日为契机,聚焦国家安全、反洗钱、存款保险、征信管理、金融消费权益保护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加强金融法规政策解读和宣传普及,提升公众法治素养,推进全民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推动普法宣传阵地化、常态化、长效化。
弹好“协奏曲”,普法与法律服务相得益彰
聘用具有法律专业资质证书的数名员工和专业律师组建行内法律顾问团队,处理相关法律事务、审查合同、制度、对外发布信息和法律咨询等内容,出具法律意见书,在有效防范法律风险中精准识别普法薄弱点,开展点对点普法,提高普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牢牢把好法律审核关口,在产品和服务的设计开发、业务文本制定、营销宣传等各个业务环节进行事前审查,确保进入市场的产品合法合规。
奏响“交响曲”,普法与法治文化和谐共鸣
挖掘法治宣传的文化内涵,促进普法宣传与法治文化建设的有机统一。先后组织开展线上法律知识竞赛、拍摄反诈小剧场,在寓教于乐中增强公众的法治理念;相关金融法治宣传活动多次被新闻媒体宣传报道,营造了行内浓厚法治文化氛围;创新普法宣传载体,以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媒介为载体,定期发布“普法专栏”帮助公众“碎片化”学习法律知识,打好法治宣传“组合拳”;组织开展金融法治“五进”活动,进学校、进社区、进乡村等宣传履职相关法律知识,不断增强公众敬畏法律的法治意识,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宜春农商银行通过持续性开展普法工作。对内,全行员工法律意识持续增强,做到知法明法、崇法用法,切实提升业务经营、化解矛盾、应对风险的法律素养和能力;利用法律知识,多次成功堵截电信诈骗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消费者合法权益。对外,通过持之以恒地开展广泛宣传,提升广大金融消费者学法、知法、守法、用法意识,为增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弘扬法治精神、营造良好法治环境贡献应有的力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