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李韶珲、京芳宜报道:入夏以来,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全市交警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夏季行动和夏夜治安巡查宣防集中统一行动。全市交警闻令而动、快速响应,开展集中统一行动、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从严查处一批易肇事易肇祸违法行为,有力有效夯实道路交通安全基础,全力为人民群众出行创造安全畅通的道路交通环境。
治理隐患:拧紧“平安阀”
暑期是客运的高峰期,丰城市公安局交警大队组织辖区157名公交车驾驶员进行体检,发现涉疾病驾驶员2名,调整岗位1名,解除合同1名。奉新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排查了公交车驾驶员34名,发现涉病驾驶员2名,调整岗位1人劝退1人……
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紧盯各类道路交通安全风险隐患,开展排查治理工作,通过市道专委(办)平台共挂网下发转发文件10份,涉及进一步加强三轮车安全技术状况检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重点工作专项督导检查、开展道路交通安全整治夏季行动、上报重点运输企业驾驶员涉身体疾病风险隐患排查治理情况等事项。同时,宜春市道专委推动乡镇(街道)道专办实体化运行,积极协调建立由公安交警、交通运输、应急管理、属地乡镇(街道)等部门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深入重点运输企业开展“四个一”交通安全大检查,核查“两客一危一货”车辆动态监控等安全管理制度落实情况,对上级研判的重点车辆、驾驶员开展警示提醒,防止隐患人、车“带病”上路;由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公路、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应急管理、文旅等部门及属地道专办,聚焦辖区国省道平交路口、农村山区急弯陡坡、临水临崖以及旅游景区周边路段持续开展隐患排查,并向当地党委政府汇报,推动及时治理、消除隐患。截至目前,全市6月份排查出的470处重点路口路段风险隐患,已整改257处,完成县乡道安装高架照明设施86处。
严管路面:织密“平安网”
7月4日,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新街中队联合建山派出所在执勤过程中,发现一辆轻型仓栅式货车的后车厢堆满了杂乱的货物,货物中挤了4个人,且没有任何防护措施。经核查,该车核载3人,实载7人,超员4人。民警依法对驾驶员罗某光违法载人行为作出驾驶证记3分,罚款1500元的处罚,要求对超员乘客进行安全转运。
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路面为主战场,将违法打击与事故预防紧密结合起来,以打促防、以打促教,切实压降事故风险。一是综合研判形势。该支队坚持每月分析辖区交通违法情况、交通事故情况、道路通行流量,对辖区交通安全形势进行综合研判,并根据研判出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路段、时段,全面落实“三个必须”高等级勤务工作要求,精准打击各类重点交通违法,压降道路交通事故。二是推动挂图作战。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持续推动各大队参考周报挂图作战,并结合辖区实际明确当月打击预防重点,针对性地开展各项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根据统一部署,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组织G320、G105、S216、S218沿线各大队、中队开展全线错时联勤,详细制作勤务部署台账,依托交警执法站组织开展联合勤务,提高全路段、全时段的见警率和管事率。三是实施精准管控。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通过集成指挥平台预警加强对重点车辆的管控,利用卡口“电子警察”第一时间发现已布控的重点车辆,一旦发生违法情况,第一时间进行拦截核查,实现精准管控、精准打击、精准处罚。6月份以来,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已现场查获各类交通违法行为45000余起,包括酒驾醉驾993起、无证驾驶592起、超载104起、严重超员8起、货车违法载人6起、未使用安全带1897起、“飙车炸街”违法行为6起,未佩戴安全头盔26216余起。
密集宣传:奏响“平安曲”
“骑车戴头盔,是‘头等大事’,不能疏忽。摩托车、电动自行车安装遮阳伞、雨棚弊大于利,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属于违法行为,请大家自觉拆除!”连日来,在万载县各乡镇,“大喇叭”张包春的流动宣传车沿着公路,走村串户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车顶的大喇叭循环播放着宣传语,提醒村民骑乘摩托车电动车注意安全。同时,万载县205个行政村(社区)的应急广播系统每天会在固定的时间播放由交警录制好的“一盔一带”等交通安全知识,时刻提醒着大家文明参与交通,守法安全出行。7月6日,宜春方特首日营业,许多宜春本地及外地的游客来到该园游玩,其中以家长带着孩子前往的居多。宜春市公安局交警支队袁州大队民警借此机会走进游乐场“摆摊”宣传暑期交通安全,向游客们宣讲交通安全法律法规。
近期,全市交警围绕“暑期交通安全”“夏季交通安全”“三零一戴”三项主题开展宣传活动170余场次。其中,以“暑期交通安全最后一课”的方式,走进农村中小学开展“一盔一带”等安全知识宣传;以进村入户的形式,利用夜间休息时间走进村民家中拉家常话安全,持续开展“夜聊”宣传;借助“六零示范村”创建,走进飞剑潭乡、寨下镇等地举办“村晚”上演交通安全宣教节目;通过“三零一戴”美丽乡村行在国省道沿线村庄摆摊设点宣传;同时,发挥“大喇叭+小喇叭”的模式,利用农村广播站和手持喇叭在农村集镇喊话宣传。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