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熊国东报道:虽已立秋,宜春仍然持续“烧烤”模式、暑气逼人。在中心城区各主次干道,环卫工人们每天在滚烫的路面忙碌着清洁卫生,他们不惧高温,坚守在一线作业岗位,用辛勤的汗水扮靓城市。
8月8日上午9时40分许,已经是骄阳似火,宜春中心城区各柏油路面上能明显感受到热浪滚滚。正在朝阳路清理果壳箱内垃圾的环卫工人曹桂兰满头大汗,她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一滴一滴滑落在果壳箱内胆上,但她全然不顾这些,顶着烈日、冒着高温酷暑,动作麻利地清理果壳箱。“天气太热了,这铁皮做的果壳箱摸上去都烫手!”她边说边收集垃圾,“汗水都浸到了眼睛里。”她收完垃圾后用防晒袖揩了一下额头和眼睛上的汗水,继续到下一个果壳箱清理垃圾。
正在袁州大道时代春城路段保洁的环卫工人易春牙说:“我在这条路上干了2年多,每天早上4:30分就起床,到这条路来清扫保洁。”他回头指了指他的电动快速保洁车,继续说道:“虽然这段时间天气特别炎热,每天汗流浃背,但是有电动车保洁更快得多,车上也可以遮一下阴,我能够克服困难,保证路面的干净整洁。”
烈日当空,秀江河面像个蒸笼一样,河岸边扑面而来阵阵热气。在秀江东路袁山大桥下东侧河岸边,河道清捞保洁员郭保瑞正冒着烈日,在来回巡查并清捞秀江河岸边的漂浮垃圾、水草、枯枝等。
“相比于路上的保洁工作,河道更辛苦,太阳暴晒下的水面蒸腾出大量的热气,而且无任何遮挡庇荫的环境,河道清捞保洁员们每天都大汗淋漓,他们的工作服反复被汗水浸湿,晒干后都有一层细细的盐粒。”宜春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水域所李所长介绍道。
郭保瑞满头大汗,他憨笑着对笔者说:“在这高温天气下,河边又特别闷热,我们每天要流很多汗。但是看到河面干净了,我们就放心了。”
夏日炎炎,防暑降温是保障一线环卫工人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的重中之重。笔者了解到,宜春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自从7月初以来,给宜春中心城区4区(管委会)环卫工人都发放了十滴水、清凉油、藿香正气丸和绿豆等防暑降温物品,各区(管委会)给环卫工人发放了降温费;同时,该中心还通过各种有效措施确保高温下作业的环卫工人的人身安全。
督促4区(管委会)各环卫主管部门、各环卫管护公司在做好防暑降温用品保障的同时,科学调配作业班次:人工作业的工种尽量多安排在早、晚时间段作业,对高温时间段作业的环卫工人做好深入一线送瓶装饮用水、送绿豆汤、测量血压等防范措施;机械化作业班次尽量多安排在高温时间段作业,安排驾驶室有空调的环卫作业车辆在中午时间段增加作业频次,确保环境卫生质量不下降;增加洒水车的洒水作业、雾炮车喷雾作业的频次,给城市降温。
“我们既要抓好宜春中心城区环境卫生质量,又要尽量避免环卫工人们高温暴晒、疲劳作业,防止中暑等意外情况发生。”宜春市环境卫生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据悉,即便在高温酷暑天气下,宜春中心城区每天依然有2300多名环卫工人奋战在环卫作业一线,他们分布在道路清扫保洁、果壳箱清掏、垃圾收集转运、洒水降尘喷雾、道路冲洗、公厕和垃圾中转站管护、秀江河道清捞保洁等不同的岗位,每天清扫保洁面积达1400多万平方米,收集转运生活垃圾800多吨。他们用坚守如初、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用辛勤的汗水扮靓了城市环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