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9月24日,宜春市政府新闻办、宜春市发改委联合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人介绍2024年宜春市粮食安全和粮食购销工作情况,回答了记者提问。
据介绍,宜春市耕地保护、粮食面积产量和种植结构、粮食储备和流通等指标完成情况较好,2023年度党委和政府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考核列全省第3,考核评为优秀等次并获通报表扬,7个县(市、区)获评优秀等次,持续站稳全省第一方阵。
高位推动
形成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新格局
重部署。宜春市委、市政府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纳入重要会议议题事项,定期在工作例会上对涉粮工作进行调度和部署,每年的市委全会报告、市政府工作报告,都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进行专门部署,提出具体要求。全市经济形势分析、农业农村等工作会议上,对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基本做到逢会必讲,以上率下高度重视。
强推进。宜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带头,多次深入一线指导、调研耕地保护、粮食安全、粮食生产、粮食购销等工作,研究解决粮食安全工作相关问题;分管领导多次召开会议、调研督导、压实责任。
压责任。宜春市制定落实党政领导班子及其成员工作职责、部门重点工作任务分工“两个清单”,全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与市委、市政府签订了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状,压紧压实各地党委和政府扛稳扛牢粮食安全主体责任,全市上下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党政齐抓共管的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工作新格局。
巩固提升
持续加大投入助力粮食生产储备
抓牢粮食生产。大力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千方百计抓好粮食生产,建成高标准农田460.43万亩,占永久基本农田面积的83.45%。全市早稻播面353.49万亩,中稻播面145万亩,夏收油菜播面132.62万亩,晚稻播面360万亩,均完成省下达目标任务。
强化技术服务。按照“早谋划、早发动、早安排”的要求,组建11支技术服务团深入一线指导服务,建有育秧中心202个,省级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29个。市县两级均组建了农机作业应急服务队,开展机收损失监测。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巩固丰城、奉新、高安、上高、万载5个省级区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
落实惠农政策。各项粮食补贴10.2亿元全部拨付到位,发放特色农业保险保费补贴2349万元,惠及农户47.14万户;发放水稻完全成本保险保费补贴1554万元,惠及农户40.18万户,有效降低粮食生产风险。拨付市级储备粮财政费用补贴500万元,安排商品粮大省奖励资金9655万元,下达粮食风险基金预算资金3216万元,持续加大投入助力粮食生产储备。
严守“红线”
全市现有耕地面积连续净增加
在完成目标任务上下功夫。根据2023年度变更调查数据,全市现有耕地面积634.02万亩,净增长1.96万亩,面积列全省第一,实现了连续两年耕地净增加,落实了耕地保护目标任务。
在完善工作机制上下功夫。严格落实耕地保护“1+N”政策体系,扎实推进耕地储备区划定工作,创新开展“宜耕码”耕地查询服务,推进自然资源智能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已完成498处重点耕地区域全天候智能监管,从源头上减少耕地“非农化”“非粮化”行为的发生。
在提升耕地质量上下功夫。全面完成第三次土壤普查工作外业调查采样县级自验和样品制备,启动市县成果编制。持续推进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面积474.8万亩。继续在高安、丰城、万载、上高四县市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完成种养循环试点面积1.3万亩。
多措并举
全面提升粮食购销管理水平
抓粮食收储。聚焦主业,扛起主责,将粮食“购销储”摆在突出位置抓实抓好,不折不扣落实地方储备原粮12.3万吨、成品粮4575吨、食用油1880吨规模。全市粮食应急保障企业294家,粮食供应网点实现城乡社区全覆盖。持续抓好早稻收购,统一启动超标粮临时收储,坚决守住“种粮卖得出”底线。截至9月14日,宜春市早稻收购量62.6万吨,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11.3万吨,民营企业收购51.3万吨,收购量居全省第一。
强粮仓建设。多渠道筹措项目建设资金16.17亿元,加强仓储设施建设,推广绿色储粮技术,全市地方储备粮库点实现信息化全覆盖,仓储规范化、精细化、绿色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国有粮食企业仓容总量控制在260万吨以内。
严执法监督。精心组织各类专项检查,深入推进粮食流通监管“铁拳行动”,积极主动排除粮食安全风险隐患,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维护粮食流通市场秩序。2024年开展执法1022人次,检查对象785个次,核查12325举报件4起、移送问题线索4起,监管粮食出库20余万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