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张文彬报道: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新时代进一步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的意见》《宜春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21-2025年)》等文件精神,近日,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获邀前往宜春市实验中学开展科学实验活动。此次活动,由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负责人周雷清博士主讲。
在科普课堂上,周雷清博士充分利用实验中学的基础实验器材,并结合宜春学院丰富的教学资源,设计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声音科学课。他以武侠电影中的“狮吼功”和真实的“声音碎玻璃杯”实验导入,深入浅出地为高中生们讲解声音的奥秘。随后,通过超声悬浮实验,周雷清让学生亲眼见识到声音不仅能被听到,还能被看见,引发他们对物理知识和生活中的物理现象进行深度思考,启发他们在科学的道路上要学会思考,敢于质疑,善于验证。
据悉,发挥地方高等院校的资源优势,探索高等学校与地方政府、中小学校联动模式提升基础教育阶段的科学教育质量是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设立的初衷。此次活动在前期已于多个小学和初中班级进行科学实验的基础上,将科学实验对象拓展至高中阶段的学生,标志着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的科学实验资源已顺利实现对基础教育阶段的全覆盖。同一个科学实验主题,针对小学、初中和高中不同受众量体裁衣地进行讲解,这对科普志愿者的专业技术能力,如科学实验的设计和拆解能力等,创新能力及教学技能有极高的要求,而这正是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的优势之一。
据了解,该科普志愿服务站的成员是来自宜春学院化学、物理、生物等学科十余名博士和硕士教师,及他们精心指导的自然科学科普社团的30余名大学生。该团队整体科学思维活跃,创新意识高,科研能力强,执行能力强,服务地方的意识和水平高。
近年来,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专注宜春中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在宜春市科学技术协会的带领和支持下将科学教育推向了偏远的乡村学校,开启了形式多样的“科学教育入乡村”活动,并建立了洪江中心小学示范点。同时,为进一步弘扬和传播科学家精神,助力学生科学素质的提升实效,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还编撰了《科学家精神读本》,将科学家精神融入课堂教学,深入探索科学家精神与科学实验的交汇融合,以期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成长。
接下来,宜春学院自然科学科普志愿服务站将继续深化与地方中小学、社区和企业的协同合作,以实际行动助力宜春中小学科学教育事业迈上新台阶。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