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京芳宜报道:近期,在宜春各县(市)的大街小巷,一群身着特制警服的少年正成为街头独特“警”色,他们便是各地交警携手学校组建的“少年交警队”。这些青春身影以蓬勃朝气,为交通安全添彩助力,编织起守护出行的崭新“安全网”。
授旗燃志,担当在肩
11月20日,高安市第六小学与万载县第三中学,两场意义非凡的授旗仪式同步启幕。
当天上午,高安市公安局交警大队踏入高安市第六小学校园,“122全国交通安全宣传日”的氛围在此刻凝结于一面旗帜。当交警郑重地将队旗递向少年交警队员代表,那沉甸甸的交接,仿若传递着交通安全的“火炬”。少年们双手接过,目光中满是坚毅,从这一刻起,他们化身校园“普法先锋”,怀揣使命,要将安全知识播撒至校园每个角落。
当天下午,在万载县第三中学校园,首批“少年交警队”迎来高光时刻。警服辉映着校服,现场热烈又庄重。队旗飘扬,少年们挺直脊梁,心底种下责任的“种子”,立志成为校园交通安全的“传播使者”,衔接起知识传递的关键一环。
课堂筑基,法规入脑
知识课堂上,故事与法规相融,智慧火花不断碰撞。在万载县第三中学多媒体教室,交警“讲师”凭借精心挑选的事故图片、生活感十足的案例,将晦涩法规“翻译”得通俗易懂。讲解交通标志时,指着图片上的斑马线,讲述行人通行规则;剖析信号灯时,面对“为何时长不同”的疑问,从车流量、道路类型细细道来。少年们思维踊跃,一个个问题接踵而至,求知欲似要“溢出”教室。
高安市第六小学校园的“安全讲堂”亦别具匠心,交警与“小交警”围坐互动,问答、情景模拟轮番上演。模拟“一盔一带”场景时,“小交警”扮演骑手,亲身体验未佩戴头盔的“惊险”,深刻领悟安全细节要义,为后续街头劝导筑牢根基,交通安全意识在欢声笑语中生根发芽。
操场砺兵,风采绽放
操场上,口号声与阳光交织。万载县第三中学30名队员身着整齐制服,在交警指导下,从基础手势学起。停车手势,手臂伸直、手掌外推,看似简单动作,却需反复校准角度、力度;直行手势,手臂有力前伸,眼神专注配合,队员们虽动作稚嫩,额头汗珠滚落,仍一丝不苟雕琢,只为契合规范。
在高安市第六小学操场,交警的示范如“教科书”般精准,逐个纠正队员的偏差。阳光下,少年们专注神情、标准抬手,恰似交通安全“后备军”,磨砺以待,用规范手势为出行“导航”。
街头上岗,文明传扬
街头巷尾,“小交警”实战“出征”。高安、万载街边路口,他们手持小红旗、宣传牌,自成亮丽一景。遇闯红灯者,微笑劝解,童声软糯却有力量:“叔叔阿姨,绿灯转瞬即来,安全才是回家捷径”;逢未戴头盔骑手,礼貌提示,真诚感染众人。市民从起初诧异到欣然配合、由衷夸赞,文明出行之风自校园“涟漪”般涌向社区。
宜春“少年交警队”巧用“小手拉大手”,激活宣传脉络,借少年热忱,以星星之火成燎原之势,让遵守交规化作全民行动“默契”,为城市交通文明注入青春“持久动力”,绘就畅行蓝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