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城市公安局河洲派出所辖区位于丰城市新城区,有20个社区,实有人口十余万人,人员结构复杂,面临着辖区内案件数量大、流动人口管理难、居民之间矛盾纠纷多等难点,使得该所警情常年维持在4500起的高位,占据丰城市总警情量的10%以上。为破解警情与警力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补短板找差距争一流”,河洲派出所创新工作方法,向改革要警力,全面落实“两队一室”改革、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依托“母舅驻所”非警务警情调解机构,较好地破解了辖区治安管理的难点痛点,努力打造派出所工作新样板。
做强“两队一室” 提升治理效能
“昨日辖区发生一起物流电诈案件,请社区警务针对涉诈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开展防诈、反诈宣传。”在河洲派出所交班会上,案件办理队二队队长周拯东说道。
在河洲所内每日进行的交班会中,综合指挥室对每日的警情进行综合研判,由案件办理队、社区警务队负责同志对案件高发地区、巡逻宣传重点区域进行互通有无,用“一室”引领“两队”工作,打破办案队与社区警务“条块壁垒”,实现“警务+服务”有效互动,“打防管控”能力明显提升,形成了“全所上下联动、一室综合研判、两队互为支撑”的一体化工作体系。
2024年6月,河洲所辖区内接连发生电动车电瓶被盗案,根据警情研判要求,社区警务队民(辅)警不间断针对重点区域进行巡逻,综合指挥室视频巡查岗成员全天候进行视频巡查。6月23日晚上10时许,几个可疑目标在重点区域出现,指挥室调度岗成员立即指令社区巡逻组开展布控,案件办理队成员进行抓捕。很快,现场抓获4名嫌疑人,这正是“两队一室”改革的良好缩影。
通过改革的良好运行,辖区内刑事案件同比下降46.1%,行政案件同比下降38.7%,电信网络诈骗类案件同比下降86.1%,破案率上升16.9%,进一步提升了派出所“打、防、管、控”一体化运作水平,实现基层警务工作精细化、专职化、专业化、规范化。
做细人口管理 强化管控质量
“同志,我怀疑我租出去的房子里住了小偷。”近日,河洲派出所流动人员管理站接到辖区房东廖某的报案。原来,廖某在给租住人登记的过程中,发现房间内有多部手机及大量烟酒,因此心生怀疑。果然,经民警询问后租客确是近期“拉车门”盗窃的嫌疑人。
以前的河洲派出所辖区,流动人员众多且身份不明,给人员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为获取到辖区流动人员的实有实时情况,今年以来,河洲派出所专门抽调警力,成立流动人口管理站,切实加大对出租房屋的管理力度,以流动人口落脚点管控为切入点和突破口,建立了登记、安全检查等管理措施,完善和规范了出租房屋的档案,与房主签订了治安责任书和保证书。
流动人口管理站民(辅)警通过大量的走访排查,线上线下开展宣传工作,调动起了出租房房主登记、流动人口报备的积极性,形成“齐抓共管,共保平安”的社会管理机制。全年来,流动人口管理站共登记出租店面401家,出租房屋约1353间(套),租户及流动人口5000余人,签订治安责任书、保证书3100余份。流动人口管理站的建立,使所内警力前置,警务前移,在加强社会面管控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做实纠纷化解 促进社会稳定
“你装修房子把地板打穿了,影响我居住,你怎么不要把地板修好!”何女士说道。
“我又没打穿地板,只是打薄了一点,我自己家的房子,我想怎么装,怎么装。”李女士叫嚷着回应何女士。
一群人就这样一路吵到了河洲派出所母舅调解室门口,母舅驻所工作人员现场观察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双方终于握手言和。这样的调解场景在“母舅驻所”处屡见不鲜,
在众多警情中,非警务类纠纷警情占比高达60%,给全所民(辅)警带来了极大的工作压力。2023年,河洲派出所被选为丰城市首批“母舅驻所”试点单位之一。河洲派出所勇挑重担,主动作为,打破常规,积极探索,边做边完善,从软硬件、制度、机制等方面入手,成功打造出河洲派出所样板,夯实了化解非警务矛盾纠纷的工作基础,成效明显。省、宜春市多位领导深入河洲派出所调研指导,该所先后接待省内外三十多家兄弟单位参观交流。
在“母舅”们的协助下,全所的矛盾纠纷化解率提高至99.5%,群众回访满意率达98.3%。自从“母舅驻所”调解机构设立之后,民警打击违法犯罪、深入社区的时间更充分了,群众的纠纷解决后的笑容也更多了,实现了民警减负和群众满意的“双赢”局面。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