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宜春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治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宜春频道  >  县区传真
靖安县官庄镇:多维赋能 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2024-12-11 13:16:25    来源:大江网
编辑:王恬    作者:胡啟晨 胡云
字体:   | 宜春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779569696
宜春新闻热线:0795 - 3196218  电话(短信)爆料:18779569696   QQ爆料:91552442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胡啟晨胡云)近年来,靖安县官庄镇坚持党建引领,秉持高质量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强力抓手,蹚出一条治理高效、产业兴旺、人才齐聚、乡村秀美的康庄大道。

  网格聚力,筑牢乡村振兴根基

  “以前有问题不知道该找谁,现在网格党员经常上门询问,主动帮忙解决,心里特别踏实。”南村村老党员郑光水感慨之情溢于言表。

  为切实打通服务群众的“神经末梢”,官庄镇积极探索新时代党员联系服务群众的创新路径与长效机制,精准划分36个党员服务网格片区,同步组建36个网格党小组,并设立12个党员先锋示范岗,构建起“全镇域覆盖、分层次管理、零距离服务”的党员服务网络,全方位为村民解决急难愁盼问题。

  同样对这种积极变化深有体会的还有桥下村的黄小娥,年初因为鸡鸭散养问题,她与邻居发生矛盾,在“群众说事”活动中她向下沉干部小胡倾诉此事,经过小胡多次耐心调解,最终化解矛盾,让两家人重归于好。

  不仅线下治理成效斐然,线上依托“智慧民生”微信小程序的高效运转,涵盖政策咨询、服务代办、个人诉求等多样化群众事项得以迅速解决,真正实现群众诉求“一键提交”,干部响应“即刻办理”的便捷高效服务模式,据精确统计,今年以来共收集并办结198件群众反映事项,办结率达100%,成功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为乡村振兴筑牢坚实基石。

  白茶飘香,激活乡村振兴动力

  官庄镇作为白茶产业发展的排头兵,整合800余万元村集体经济产业资金,精心培育13个白茶基地,优质白茶种植面积达1157亩,目前,白茶种植业已成为全镇特色产业明珠。在党建引领下,官庄镇以特色产业为引擎助推乡村振兴,通过深度融合全县“四抓四促”工作,持续优化“村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着力提升“造血”功能。

  塘埠村的陈茂林就是这一发展模式的受益者。由于父母长期卧病在床,他不得不留在家乡,仅能依靠零散的零工维持生计,生活压力颇为沉重。年初,他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积极投身村集体白茶产业。如今,望着那百亩茶苗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绿意盎然、生机勃勃,他的眼中满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与期待,心中更是充满了对这一产业发展的坚定信心。

  “现在有了白茶产业这个依靠,生活有了盼头,收入也更稳定了,再也不用像以前那样为了生计四处奔波、提心吊胆。而且村里还经常组织技术培训和帮扶活动,让我们这些入股的村民心里特别踏实。”在党员志愿服务队和像他这样的先行者带动下,越来越多困难群众纷纷响应,以土地流转、资金注入等多样形式踊跃入股产业经营,携手共享产业蓬勃发展所带来的丰厚红利,成功构建起村集体与农户互利共赢的良好格局。截至目前,该镇13个白茶产业基地已成功吸纳102户200余名困难群众,人均年增收幅度达2500余元。

  贤能归巢,凝聚乡村振兴灵魂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要素,因此,官庄镇始终将人才工作置顶谋划。对内,官庄镇大力培育本土人才,通过培训班、经验交流座谈会与外出参观学习等多元化培训方式,精心培育6名金牌农夫、20余名农村实用人才以及42名基层组织与产业致富带头人,为乡村发展储备坚实的人才力量。对外,积极拓宽回流渠道,深度发掘乡土人才。

  舒惠满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从大城市毅然返乡,创办了一家特色民宿。他满怀深情地说道:“家乡的山水和文化深深吸引着我,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我相信能在这里干出一番事业。”他的民宿开业后,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还带动周边村民就业增收。像他这样的返乡产业人才全镇还有11名,在他们返乡创业热的带动下,该镇新增5家特色民宿、3家农村合作社、3家首饰包装盒厂,带动60余户农户均增收3000余元,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人才动能与发展活力。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