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罗鑫报道:12月30日,记者从《宜春市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方案》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贯彻落实江西省委、省政府和宜春市委、市政府对数字政府建设的要求,加快推进宜春市政府决策科学化、社会治理精准化、公共服务高效化,宜春市数据局结合宜春实际,牵头起草了《宜春市数字政府规划建设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到2035年,形成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该《方案》分两个阶段提出建设目标:到2025年底,数字政府建设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健全,一体化数字基础底座进一步夯实。“一网通办”“一网统管”“一网协同”的数字政府发展新格局基本形成,并打造出一批数字政府特色应用;到2035年,数字政府体系框架更加成熟完备,整体协同、敏捷高效、智能精准、开放透明、公平普惠的数字政府基本建成,形成与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相适应的数字治理新格局。
建设思路:构建“1367”总体架构
该《方案》提出构建“1367”总体架构:“1”是指一体化数字基座。包括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和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建设三大基础支撑;“3”是指三大业务端口。主要包括“赣服通”“赣政通”“赣企通”三大平台,“赣服通”是公众端,主要面向市民群众;“赣企通”是企业端,主要面向市场主体;“赣政通”是政务端,主要面向政务服务部门和工作人员;“6”是指六大保障措施。包含组织领导、资金保障、考核评估、运维运营、队伍建设、安全保障六大保障;“7”是指七大履职应用。聚焦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运行和决策支持等七大领域的数字化应用。
主要任务:构建智能安全的数字基座、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
构建智能安全的数字基座。从夯实基础设施体系、构建数据资源体系和建设公共支撑平台三个方面10项任务开展,分别对电子政务外网、政务云平台、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平台、政务数据共享开放机制、电子证照平台、基础政务服务平台、数字政府“大脑”、电子证照和电子印章应用提出了具体要求。
构建协同高效的政府数字化履职能力体系。对七大履职领域共20项任务逐项列出了清单,明确责任单位、具体任务和实现路径。原则上做到“一市一平台”,按照省里的总体布局做好应用和分建工作。比如,在经济调节领域,运用经济运行监测平台和智慧工业平台,强化穿透式分析研判能力。在市场监管领域,按照“互联网+监管”系统标准规范对接省级系统,确保监管行为覆盖率达到100%,整合各类市场监管应用,构建市场主体精准“画像”,强化新业态、新产业等的监管。在公共服务领域,全面推行“区块链+电子证照+免证办理”在政务服务场景中应用,推出更多“一件事”主题集成服务,大力推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在社保、民政、教育、医保、住房等方面持续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服务。在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全面提升监测、感知、分析、预警能力,进一步强化对山、林、水、地、气的监管和保护。
构建全方位的安全保障体系。该《方案》明确了安全管理责任、安全制度要求和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方向。
下一步,宜春市数据局将聚焦协同高效的数字化体系和能力建设,持续推动政府用“数”强基赋能,企业用“数”转型增效,市民用“数”跑腿办事,发展用“数”提质升级,风险用“数”监管防范,全面助推宜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