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宜春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治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宜春频道  >  宜春教育
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传递 从宜春幼专到新疆阿克陶(多图)
2025-03-21 14:28:20    来源:大江网
编辑:邬强    作者:曾志翔
字体:   | 宜春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779569696
宜春新闻热线:0795 - 3196218  电话(短信)爆料:18779569696   QQ爆料:915524423

孩子们与毛衣合影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曾志翔报道:近日,一段跨越4000公里的爱心传递佳话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引发社会各界关注。故事源于宜春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志愿者们的爱心善举,他们亲手编织的360件毛衣,长途跋涉抵达新疆克州阿克陶县,为当地孩子们送去温暖与关怀。

  十几天前,宜春幼专的志愿者们怀着热忱,一针一线精心缝制了360件饱含爱意的毛衣。这些凝聚着心血的毛衣,跨越千山万水,最终送到了阿克陶县孩子们的手中。值得一提的是,在此次爱心传递活动中,有一位特殊的人物——何晓梅,她正是宜春幼专的校友。2013年,何晓梅踏入宜春幼专英语教育专业学习,2016年毕业后,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奉献精神,她放弃家乡民办教职,奔赴遥远的新疆阿克陶县巴仁乡中心小学任教,如今已成长为该校副校长兼语文教师。当看到母校的爱心毛衣送到自己工作的学校时,何晓梅内心满是惊喜与感动,她将这份激动分享在朋友圈,不经意间让这份跨越千里的爱心传递走进了大众视野。

何晓梅的朋友圈动态

  孩子们收到毛衣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阿克陶县巴仁乡中心小学五年级2班的帕提麦·约麦尔艾力,手捧红色毛衣,目光坚定,立下誓言:“我一定会好好学习,将来也要像潘姐姐一样去帮助别人。”阿克陶镇学校五年级1班的麦妮孜热·玉散也难掩兴奋:“看到这件毛衣,就想起在宜春的美好时光。我会把温暖铭记于心,努力学习,用优异成绩回报大家的关心。”孩子们还用心写下一封封感谢信,质朴的文字中满是对志愿者们的感恩之情。

何晓梅与孩子们
何晓梅与孩子们

  回顾自己的经历,何晓梅感慨万千。谈及当初选择奔赴新疆支教的缘由,她表示:“当时在网上看到新疆招聘教师,中国地大物博,自己一直想去看看不同的地方。又逢国家大力普及新疆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需要我们的力量,我便抱着‘我是国家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的想法来了。”何晓梅笑着说,从江西到新疆,没想到工作的地方竟是大学所在省份对口支援之地,“就像命中注定,看到母校毛衣的那一刻,狂喜与感慨交织,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宜春幼专求学期间,何晓梅担任外语外贸系学生会主席,组织过众多活动,这段经历为她如今从事学校德育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现在组织各类教育活动,大学时的经验总能派上用场,让我开展工作更加得心应手。”何晓梅说道,老师们的教诲也时刻影响着她,“有老师说,教书育人要对得起自己的良心,这句话我一直铭记,时刻提醒自己坚守教育初心。”

2025年1月,“赣克两地一家亲、民族团结过大年”宜春行活动,20名新疆克州孩子们与宜春市20名学生代表结对,共同参观袁州谯楼。(图源:宜春妇联)
2025年1月,“爱心妈妈”杨艳珍为新疆克州的孩子们带来了手工制作的袁州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金瑞油酥饼,让新疆的孩子们品尝到来自江西的独特美味,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图源:宜春妇联)

  对于江西与新疆之间的交流互动,何晓梅认为意义重大。“阿克陶小朋友前往江西过年,这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生动写照。在这个过程中,距离不再是阻碍,民族差异在关爱中逐渐消除,大家的心贴得更近了。”她指出,孩子们收到毛衣及写感谢信的行为,说明爱心已在他们心中种下善良的种子,“孩子们感受到关爱,内心会更加踏实快乐,性格也会愈发自信阳光。同时,也让他们从小明白各民族一家亲,学会尊重不同文化。”

  何晓梅还高度赞扬了江西此前的援疆举措:“援疆教师带来先进教育理念,捐赠物资保障生活,组织新疆学生赴江西过年促进文化交流,每一项都成效显著,饱含深情。”她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类似的交流活动,让这份跨越千里的爱与希望持续传递。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