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刘斌)“创新基层文明实践,做好文明实践报道,要高度重视文明实践活动主题、内容和形式的策划,既要有立意的高度,也要有思考的深度和报道的鲜活度,才能引发群众的共情,实现有效的传播。”这是江西省“四个100”文化导师邹海斌日前在樟树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基层文明实践员们专门开设的一堂文明实践新闻选题策划培训。“既讲理论,又说实践,邹老师的授课对我以后讲好我们的社区故事帮助很大。”听完了这堂课,樟树市鹿江街道边街社区文明实践员姜霆宇受益匪浅,感触颇深。
如何让优质导师资源价值得到最大限度呈现?高安市、袁州区、奉新县等地县(市、区)委书记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身份与导师会面,为导师颁发证书,让导师们俯身基层、服务群众中既有获得感,又有荣誉感;万载县在“四个100”文化导师见面会上同步启动“名师带徒”结对仪式,四位来自省广电网络视听中心、省委党校及当地采茶戏、花灯剧等领域的导师分别与多位县级文化工作者开展“一对多”结对,夯实基层文化人才培育工程;靖安县在导师见面会当天举办以“文明之光实践同行”为主题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大赛,导师以评委身份为大赛赋能,及时了解当地文明实践资源禀赋,大家表示,要以项目化思维推动当地文明实践融入日常,化作经常。
3月15日,一场大型青年歌唱家文艺晚会在宜丰县文化中心举行,晚会不仅为当地群众带来了一场视听盛宴,也是“四个100”文艺导师助力乡村文化建设的生动实践。晚会筹备期间,从演员表演到主持人台风,从化妆到灯光,再到舞台走位,文艺导师、宜春学院教师刘川对晚会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指导。
宜春市在抓好省级导师资源基础上,还重点在“四个一批”(即设立一批工作室、配套一批土专家、培育一批好项目、提升一批实践站)上同向发力,推动优质文化资源在赣西大地落地生根,结出硕果。截至目前,全市已建设13个文化导师工作站(点),让导师扎根基层“有场所”;配套212名县级本土文化人才,打造一支“群众身边不走的队伍”,并确保全市乡镇、街道人才服务资源全覆盖;成立10个项目服务小组,为省级导师及县级人才共同策划具有地方特色的文明实践精品项目提供支撑;同时,加大对薄弱阵地、偏远阵地的帮扶力度,着力提升一批活动质效不高、阵地建设仍有差距的实践站,确保优质文化资源全面下沉,不留“死角”。
“作为宣讲导师,我将立足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深入挖掘和传递地方独具特色的文化故事,推出更具亲和力、充满吸引力的宣传宣讲活动,用朴实真情和智慧语言让文化宣讲焕发新力量。”宣讲导师、江西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李德满如是说。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