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京芳宜)在明月山温泉风景名胜区,“明月宣讲团”成员正讲解景区自驾注意事项;在宜春经开区企业食堂,员工们边用餐边观看“安全电影”;在靖安县“景安驿站”,游客通过趣味答题兑换文创徽章……今年以来,宜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以“一车十地,一队一品”为抓手,构建起全域覆盖、多维互动的交通安全宣传矩阵,让安全理念如春风化雨般融入百姓生活。
流动舞台:搭起宣教“连心桥”
“老表们注意啦!骑电动车要戴头盔,过马路要看红绿灯……”伴随着清脆的快板声,5月25日傍晚,宜春市交通安全大篷车开进袁州区飞剑潭乡山塘村。舞台上,宜春市采茶剧团演员将交通事故案例改编成三句半,台下观众时而捧腹大笑,时而陷入沉思。
这是该市创新“交通安全+文化惠民”模式的生动缩影。宜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与宜春市采茶剧团深度合作,将交通法规、事故案例等内容融入经典剧目,打造出《出入平安》《冤家路窄》等原创作品。“我们把演出场地从剧院搬到乡村晒谷场,让群众在看戏中受教育。”据该支队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篷车已在10个县(市、区)巡演38场,每场演出前设置“安全小课堂”,演出中举办“交通安全有奖竞答”,实现“演一场戏、普一次法、强一份意识”。
特色品牌:激活宣教“微循环”
在宜丰县,“交规擂台”线上竞答成为市民新时尚。在袁州区农村,“交警来了,我们去兑换积分吧?”宣传民警来到哪个村,这里的群众就如同过节,村民遵守交通规则就能攒积分换奖品。
宜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宜阳大队搭建“交警舞台”,通过多样节目和互动环节,让安全理念扎根群众心中。“节目很精彩,既能学知识又能赢奖品,比单纯说教有意思多了。”市民李女士展示着刚赢得的安全头盔。
像这样的特色品牌,宜春市每个县(市、区)都有“专属定制”:万载县“线上教育”让轻微违法者通过观看警示教育视频免罚,累计教育2300余人次;奉新县“空中课堂”利用无人机在学校上空播放安全提示,覆盖全县师生;樟树市“微小阵地”在100余个居民小区设置“安全小贴士”,让群众在生活中接受熏陶……这些“接地气、有人气”的创新举措,使交通安全宣传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
闭环管理:提升宣教“生命力”
“以前总觉得交通事故离自己很远,看了警示教育片才知道,很多悲剧都是因为一个小疏忽。”在高安市“马路学校”,刚接受完教育的司机王师傅感慨道。高安交警将违法处理与警示教育深度融合,在事故处理大厅设置“情景体验区”,通过播放真实案例视频等方式,让当事人“身临其境”感受违法代价。
为确保宣传实效,宜春市建立“策划—实施—评估—优化”的闭环管理机制。每季度召开品牌建设推进会,通过群众满意度测评、事故数据分析等方式动态调整策略。数据显示,自品牌建设启动以来,全市涉摩涉电事故同比下降,行人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明显减少。“我们不仅要让群众‘知危险’,更要让他们‘会避险’。”宜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相关负责人表示。
交通安全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系着经济社会发展。当前,宜春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通过“一车十地”织密宣传网络,用“一队一品”激活基层活力,让安全理念“飞入寻常百姓家”,让安全宣传既有“温度”又有“力度”,为推动宜春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筑牢平安基石。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